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景韵润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接下来,各省份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今年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将尽快发放到位,将惠及约1.5亿名退休人员。
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决策部署后,基本养老金的调整考虑了哪些因素?为什么是2%?具体怎么调?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合理确定基本养老金调整比例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指出,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可见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是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的主要考虑因素。
“考虑物价上涨,主要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的负向影响,保持养老金的实际购买力,有利于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考虑工资增长,主要是为了让退休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样做有利于保持代际公平。”郑伟表示。
“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郑伟指出,今年确定2%的养老金调整比例,综合考虑了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等因素。
“从物价上涨情况看,2024年全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仅0.2%,增幅较低,2%的养老金调整比例能够较好保障养老金的购买力不下降,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从工资增长情况看,国家确定2%的养老金调整比例,体现了让退休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政策理念。”郑伟表示。
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体现公平性
关于调整办法,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具体到退休人员个人,我国没有采取像国外那样对所有人统一按单一比例调整的方式,而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个人最终的调待幅度由这三部分加总来决定。”
莫荣表示,具体而言,定额调整是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不论基本养老金水平是高是低,都按统一的金额上调。挂钩调整是指与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相关联进行调整,前者体现长缴多得,后者体现多缴多得。适当倾斜是指适当提高部分退休人员的待遇调整水平,包括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体现了对重点群体的关怀。
“从这三部分构成看,定额调整和适当倾斜主要体现公平性,而挂钩调整主要体现效率,以激励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长缴费、多缴费。”莫荣说。
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基本养老金关系亿万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表示:“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5万亿元,基金支出6.8万亿元,当期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结余,基金收支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董克用表示,从当前的各项数据来看,我国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当期能平衡、制度有保障、财政有补助、长远有储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养老金当期收入中,有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补助。”董克用表示,通过多年的改革,我国不仅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当期收支平衡,而且储备了一定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1万亿元,相当于养老保险基金一年多的支出量。”
“同时,全国社保基金有超过2.6万亿元的战略储备。另外,中央层面已划转国有资本1.68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以保障未来有较强的支付能力。”董克用指出,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制度将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能够保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洪萨配资-洪萨配资官网-线上配资平台-配资之家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